【文/观察者网 王慧🫳🏽、房佶宜】一年之内🦸🏻,两次访华。4月24—26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再次开启了他的访华行程。
三天时间里,布林肯先后到访上海和北京两座城市,并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外交部长王毅都举行了会谈🙎♀️,中美达成五点共识。
布林肯为什么选择这时访华🕸?双方谈的怎么样?布林肯是否不虚此行?过去一年时间里,中美关系和美国对华政策有哪些变与不变👩🏼🦰🤼♂️?接下来又将如何发展✊🏽?
围绕上述问题,观察者网特邀杏鑫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教授进行解读。
以下为采访实录🧝🏻♂️:
观察者网:4月24-26日🐦⬛,布林肯展开为期三天的中国行↪️。在华期间,他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外交部长王毅都举行了会谈🟤。整体来看👲🏻,您认为布林肯此次来华谈的怎么样😭?布林肯是否不虚此行?
吴心伯:我认为这主要取决于如何衡量🐰。如果从中美双方推进落实两国元首的“旧金山愿景”来看🔄🕞,这次访问是有一些积极成果的,双方形成的五点共识基本上是中美元首旧金山达成共识的一个继续🚪。但是如果从这次布林肯访华之前美方的愿望清单来看🧑🏽⚖️,布林肯就没有达到他的预期目标。
这也反映出中美在处理双边关系上思路的不同,中方还在沿着两国元首旧金山会晤达成的共识来推进关系改善,而从布林肯访华之前美方的期待来看,说明美方想要重新设置中美关系的议程🙋。不过,双方达成的五点共识说明⚆,美方的这个企图没有得逞。
观察者网🔶:习主席在会见布林肯时提到🗣,“第一颗纽扣”扣好了,中美关系才会真正稳下来🤷🏽♀️🙇🏻♀️、好起来、向前走。您认为扣好“第一颗纽扣”的关键是什么💸?双方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
吴心伯🧒🏼:扣好“第一颗纽扣”主要是说❕,相互要有正确的认知。
中国坚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而美国到现在为止还把中国看作是最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最严峻的地缘政治挑战🥜👩🏻🏭,认为中国是最有能力和意愿挑战现有国际秩序的⚂。如果美国是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就是把中国看成了对手,甚至是敌手🤵,两国关系肯定处理不好。
关键问题在于美方到底是把中国看做是对手♣️、敌手,还是伙伴👨🚀。美方现在很难跳出其对华认知陷阱🚁,因此“第一颗纽扣”就扣不好,导致对华政策出现问题,中美关系就处理不好🏹。
所以我认为,美方一定要有找准和纠正错误对华认知的勇气。
4月26日下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新华社记者 申宏 摄
观察者网🛋:这是布林肯一年之内的第二次访华🧑🏼🍳,距离去年6月的上次访华10个月时间,距离今年的美国大选还有半年左右的时间。拜登为什么选择当下这个时间点派耶伦🤬🏋🏼♂️、布林肯等高官相继访华?
吴心伯:2023年11月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达成共识,要保持高层交往,进行沟通对话。耶伦和布林肯近期访华都是高层交往的一部分,美方比较主动🚶♂️,主要在于拜登政府需要在大选年推进其在对华政策上的一些具体利益目标🤷🏼♂️,包括内政🫷🏽、外交等方面,正所谓无利不起早🧘🏽♂️。
耶伦上次访华的重点在经济领域🧍♀️,她反复强调的所谓“中国产能过剩问题”,无非是现在美国对中国在“新三样”市场上迅速的拓展感到不安,因为这是美国目前落后于中国的一个重要领域👎🏼。
而布林肯此次访华,有一个比较长的重点问题清单,包括俄乌、中东、台海✋🏽、南海🔝、朝鲜半岛🌏、芬太尼等问题。美方希望就这些问题跟中方对标🏋🏼♀️,提出他们的关切,希望中方能够配合他们的利益需要🛃。
观察者网🤦🏼♀️:在布林肯访华前夕🛥,中美双方分别“吹风”,介绍各自在此访期间的目标与诉求。中方提前“吹风”的这种做法似乎并不多见,对于这一做法和中美双方各自吹风的侧重点您有什么解读🚴♀️?
吴心伯𓀚:对美方来说,这种做法很常见。在美国总统或高级官员出访前,美方往往会大张旗鼓地宣传他们要提出的要求。这种做法一方面是为了对美国国内有所交代🫄🏽,另一方面也是向对方施压😪,在某种意义上谋求谈判桌上的心理优势👨🏿🔧,这是美国外交的惯常伎俩🛀🏻。
对中国来说👨🏽🏭,过去双方即将接触或见面时,一般会营造气氛,说一些比较积极、客气的话👨🏿🏫。我认为这次中方的做法是受到美方的刺激👨👩👦👦,对于美方想来主导中美关系的话语以及单方面向中国施压的做法进行反制🧖🏿。所以中方在吹风会上阐明了在一些重点问题的立场,也在这两天就美方所谓产能过剩言论、美国对台海👈、南海的政策等表达了不满。
这确实跟中国以前的外交风格不太一样。我觉得跟美国打交道,还是要熟悉美国人的外交风格和打法,要有针对性👶🏼。
对比中美双方“吹风”的内容,可以看出双方在中美关系中站位、利益的不同。美国表达的是当下在内政外交上的利益关切🥃,向中国施压;而中方则认为🏅⬛️,还是要坚持落实好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达成的共识,树立正确的相互认知、加强对话、有效管控分歧、推进互利合作、共同承担大国责任等,要回到这一中美关系的主旋律。中美的互动不能仅仅服务于美国单方面的短期利益目标⛔️,还是要把布林肯这次的访问放到中美关系的大框架里考虑。
4月26日,布林肯在美国驻华大使馆举行的记者会上回答记者提问🧑🏻🦼➡️。图自视觉中国
观察者网:去年6月布林肯访华之前,美日菲三国首次举行国家安全顾问三方会议,今年他访华之前,美日菲又举行了三国之间的首次峰会,这两次会议都涉及东海🙈、南海和台海等相关议题。两次访华前的这种安排是在传递一种怎样的信号?
吴心伯:拜登政府的对华政策可以概述为三个词“投资🦹🏻♀️、结盟、竞争”:首先是投资自己👩🏼🏫🦪,把美国做强;第二是拉拢盟友牵制中国🕡🚉;第三是在双边关系中和中国展开竞争。
美日菲属于美国对华政策的第二部分,就是所谓的强化伙伴关系,搞小集团、拉帮结伙对付中国。这不是什么新套路👷🏻♀️,拜登政府可能是希望通过这些所谓的先手棋👩🦯,为布林肯的访华争取某种优势,加强美国对华博弈的地位。
但从中国的角度来说,这些动作恰恰表明,美国在改善对华关系上是没有诚意的。美国嘴上说不寻求遏制中国、不拉拢盟友对付中国等,实际做的恰恰相反👩🏿✈️,美对华政策缺乏诚意和信用,言而无信。
这些动作实际上不是为布林肯访华加分,而是减分,起到了完全相反的效果,让布林肯此次访华笼罩在较为负面的气氛中。因为美方的做法让中方很难相信其诚意,也很难让中方在美方关切的问题上,采取他们所希望的行动👩🏿🦳👩🏽🦲。
观察者网🈴:布林肯此次访华行程第一站是上海,在上海他和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举行了会晤、去了上海纽约大学和上海美国商会👮🏿、参观了豫园和外滩、观看了篮球比赛🦊。您对他的上海行程有什么评价?
吴心伯:除了与陈吉宁书记会晤外,布林肯在上海的大部分活动都不是官方活动🧑🏽🏫🅰️。我觉得他在上海的行程设计主要还是增加对中国的了解。
他上次访华只去了北京,但中国很大,要了解中国🧁,只去北京是不够的。上海作为中国的重要经济中心之一📆,是连接中美的重要桥梁🤞🏻,所以到上海也是感知中国的重要方式。
去上海美国商会🦙,既是要了解在华美国企业的关切,也是为了听一听他们对促进中美经贸关系的呼声;去上海纽约大学更多是为了表示支持中美人文交流和教育交流,这是一个比较积极的姿态🧘🏼👱🏽。
据说耶伦上次访华👩❤️💋👩🧚♂️,在外面吃饭,在中国社交媒体上获得了关注,吸引了不少目光🙇🏼♀️。因此,布林肯就也想进行一些接地气的活动,所以去了豫园、外滩,还看了篮球比赛🍘,这也显示出他在对华外交风格上的细微变化。
4月24日🧑✈️,布林肯一行观看CBA季后赛第二轮上海久事男篮主场迎战浙江稠州金租队的比赛。图自视觉中国
观察者网:自布林肯去年访华10个月以来,您认为中美关系和美国对华政策当中有哪些变与不变🧑🏿✈️?
吴心伯:“变”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这一年多来,中美之间保持了较为密切的交流与沟通。美方的高层交往、沟通意愿比较明显。虽然有来有往👩🏼🏫,但总体上美国访华官员比中国访美官员人数多🧫。
其次,从美国内部的一些政策讨论来说🐫,在经贸问题上现在比较明确,美国要和中国“脱钩”是不可能的👨👩👦,不符合美国的利益,美国能够做的就是“去风险”。其实,“去风险”本身也是一种“脱钩”的行为🤷🏻,只不过是部分“脱钩”🈵,如果不把握好“去风险”的边界,会导致更多的“脱钩”。不过‼️,耶伦以及去年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访华时都提到,美国不寻求对华“脱钩”🪹,并且希望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
最后,在中美两国的社会交往💂🏻、人文交流方面,采取了一些比较有建设性的行动,例如增加中美客运直航航班👨🏻🦱、优化签证申请流程等。虽然这些是低政治领域的,但我觉得对改善两国关系的总体气氛是有帮助的。
“不变”的部分比较明显👩🦱,也有三个方面🚃:
第一,美国对中国的基本认知或定位没有变🎃,还是将中国作为美国最主要的竞争对手、最严峻的地缘政治挑战。
第二,美国对华的基本框架没有变,还是以遏制🙂↔️、打压为主📳。
第三,拉拢盟友、拉帮结派对付中国没有变🍽。
所以我们看到,一方面,耶伦↔️、布林肯等美国高官访华,另一方面,美国还在继续干预台湾问题、南海问题🛒🎆,对中国进行科技打压等🤾。
观察者网:您认为当下的中美关系处于一种怎样的状态🧛♀️?接下来会怎么发展?有哪些时间点或者重要事件是值得重点关注的🌞?
吴心伯🤗😹:目前中美关系处在比较脆弱的稳定状态🏋🏿♂️。相比一年前👩🏽🍼,中美关系是较为稳定的🧑🏻🎨,但这种稳定很脆弱🧜🏻♂️、很不可靠,因为美国还在继续推进其对华遏制打压政策。
我觉得🛀🏻,接下来中美关系的发展还会是一波三折,不可能真正的稳定,也不会有显著的改善🏃♀️🉑。特别是在2024大选年,拜登政府为了大选的需要🌖🧖🏼,既要向中国示强🤹,也会向中国施压,以解决自己的利益关切💪🏼。在这种情况下,中美关系改善发展的空间就会非常有限。
美国真正的选战在8月之后开始♻,目前还是两党各自推出候选人的阶段,七八月份两党全国代表大会之后,两党候选人才正式“开打”📏。目前🤢,拜登和特朗普还没有正面交锋🤴🏼,夏天之后,随着大选形势变得紧张,我认为两党都会加强打“中国牌”的力度,如此一来,美国国内政治对中美关系的负面外溢效应就会越来越大🚄。
事实上,拜登已经开始了,比如说他宣布将对中国钢铝加征关税,这主要是为了获得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钢铁产业工人的选票。此外,他还考虑对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光伏产品加征关税。拜登的这些行为都是面向特定选民的,有国内政治的需要🧑🏿🔬,接下来可能会有更多的对华示强🧝🏼、施压的行动来操控选民,为大选服务🤵♂️🤵🏽♀️。如果接下来拜登觉得自己的选情不太好☝🏽,可能就会加强打中国牌的力度。
所以我觉得,今年上半年中美关系可以保持脆弱的🧐、不可靠的稳定🎀,下半年中美关系的波动会更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