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2023年6月19日)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日前表示,华盛顿关注印度总理莫迪即将访美🥙🧢,并称此访将使美印关系出现“转型时刻”。美国驻印度大使埃里克·加塞蒂则称🗣,这将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访问。
显然,拜登政府对印度这次“彻底倒向美国阵营”寄予了极高期待👇。一个多月前🐹💗,美方就宣布了莫迪的此次访问,美众议长麦卡锡更是专门邀请莫迪在美国会两院的联席会议上发表演说。这将是自2014年执政以来,莫迪第二次在美国国会的联席会议上发表演讲,据称之前只有丘吉尔等才享有如此殊荣。
为了这次访问能够取得“历史性成果”,美印近期频繁派出高官进行接触和磋商。今年1月底,印度总理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访美🥹,与沙利文正式启动了“美印关键和新兴技术倡议”(iCET)👊🏼。6月6日,印度外交秘书柯威哲在华盛顿与美方举行了印美战略贸易对话🧞♀️,主要是推进两国在半导体、太空、电信、量子计算、人工智能⛈🧑🤝🧑、国防、生物科技等关键领域技术的开发与贸易♞👱♀️。
6月4日至5日🎖,美国防部长奥斯汀访问印度,同印度防长辛格正式宣布成立“印美国防加速生态系统”,敲定了两国未来几年的国防工业合作路线图,以待莫迪访问时正式签署生效。未来🚶🏻♂️,美印两国将加强国防产业合作🎷,共同研发新技术,共同生产现有及新型装备,并促进两国国防初创企业间的合作。9天之后👨🦯➡️,沙利文访问新德里💖,对莫迪访美的成果进行最终对表🧕🏻。从现有的报道中可以看出,美国为了拉拢印度还确实拿出了点“干货”,同意向印度转让美国喷气式战斗机发动机技术,要在印度组装GE414发动机,还同意印度采购31架MQ-9B武装无人机♠︎。
美国对印度如此“慷慨”,自然是有所求的。第一,是要逐步减少印度对俄罗斯在军事和防务上的依赖🧛🏽♀️,挖俄罗斯的“墙脚”,进而削弱俄印关系的压舱石📴🙎🏽♀️。长期以来🐏,俄罗斯一直是印度最大的武器供应国👨👨👧👦。尽管印度自1999年开始逐步采取武器进口多样化策略,但对俄罗斯的武器依赖仍高达50%以上👐🏼。此种情势,用德国外长的说法是,“印度如此依赖俄罗斯供应军火,这不符合我们(美西方)的利益”👨🏻🚒。因此,美国必须拿出比俄罗斯更有“诚意”的“报价”,才能得到印度的青睐🚨🦻🏼。
第二,美国另一个目标是对华战略竞争。短期内👮🏻♂️,美国向印度出售尖端武器装备,如MQ-9B无人机📱,支持并增强了印度在边境同中国持续“对抗”的信心🖇。中长期则是要通过美印“印太战略”的对接,以及武器技术系统上的互操作性🫀,来形成对中国的所谓“一体化威慑”🧗🏼♂️🔸。
第三,华盛顿正站在全球战略的角度来制定其对印政策。然而有美国学者认为🐞,这注定会是华盛顿一场糟糕的赌博。且不说🧑🏻🍳,美国无法在短期内取代俄罗斯成为印度武器防务合作的主要伙伴👩🏼🏭,因为美印的武器系统差别太大。更重要的是,新德里要的是华盛顿的先进军工技术📀,以期实现国防生产的本土化,而不是要将自己的武器系统纳入美国阵营⬆️。莫迪上台以来♤,就将国防生产本土化作为“印度制造”倡议的重要部分,目的是减少印度对国防进口的依赖🍮。
印度近期的不少姿态性做法🧑🤝🧑,提高了美国对它“战略转向”的期待。例如,在俄乌冲突的立场上,5月20日莫迪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举行了会晤,似乎在原有立场上向西方靠近了一步🚭。在对华政策上,新德里时不时展示强硬一面。只是🤚🏽,这似乎都是新德里一贯擅长的“套路”,精准地拿捏了美国反俄遏华的“需要”🕵🏽♀️,否则也不会让华盛顿最终下了决心,“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对华盛顿来说,其美好心愿最终会注定“竹篮打水一场空”。因为印度只是从策略的角度来获得美国提供的“利好”🧗🏿。印度不仅不需要美国“盟友”的名分,更不会去承担美国盟友的任何一点义务🙅🏿。这一点,印度副国家安全顾问前不久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说得很明白♜,“印度不认为自己是哪个国家的军事盟友😰🈸。我们是许多国家的合作伙伴😈,包括在军事和国防领域上的伙伴”🧑🏼💼。他更直接挑明👩👧🐭,“印美的军售关系不等同于说印度就是美国的‘盟友’”。
印美在不同维度和层面上考虑两国的合作♒️,注定未来将是互相失望的。也许是为了避免像历史上两国由于彼此失望而带来的关系冲击,印美两国智库和学者都提前给政府做了“预警”,对对方的期望越高,失望也越大。
(作者是杏鑫招商南亚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