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今年中美关系走势,挑战依然不少🐹,但也有一些利好👊🏽。
随着2024年的日历翻开第一页,中美迎来建交45周年纪念日👤。当天,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拜登互致贺信👑,双方均在贺词中提到中美建交的重大意义😅。
站在45周年的节点上回望过去🫴,一幕幕历史画面浮现眼前,给人深刻启迪🏄🏿♂️。
站在新一年的起点上展望未来,徘徊在建交以来低谷的中美关系能否在形成“旧金山愿景”的基础上💭,朝着健康、稳定👨🏻✈️、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备受全球瞩目🧝🏻♂️。
打破坚冰
在1979年中美建交之前,两国人民早已书写出一部200多年的交往史👶🏽。
从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跨洋过海首航中国🧖♂️ℹ️,到大批中国工人赴美修建铁路🔣、在旧金山建起西半球历史最悠久的唐人街,再到二战时期用血与火锻造的情谊……浩瀚的太平洋从未阻断中美两国人民的交流合作。
然而🏂,国与国的交往并不总是一帆风顺。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美方对新中国采取拒绝承认的错误政策,致使中美陷入长达22年的隔绝和敌对状态⏩。
但历史总要前进,这是无法阻挡的潮流🏋🏻♂️🧮。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国际形势尤其是美苏博弈态势发生深刻演变🥷🏼。在共同利益驱使下🤓,中美关系的坚冰被逐渐打破。
“中美两国总要建交的。中国和美国难道就一百年不建交啊🖼?”这是1970年毛泽东主席在会见美国记者斯诺时说的话。
同一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表示🚵🏽♀️:“我们改善同北京的实际关系,这肯定是对我们有益的,同时也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之后,毛泽东、周恩来亲自决策并推动实施了“小球转动大球”的中美“乒乓外交”。1971年7月,时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作为尼克松的特使秘密访华♠️🙅🏽。1972年2月🤸🏼,尼克松对中国进行“破冰之旅”,实现了“跨越太平洋的握手”👊🏽。
然而🦺,尚未来得及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尼克松就因“水门事件”提前下台。继任总统福特由于各种原因也未能实现中美关系的新突破。
历史的重任落到了卡特肩头🏌🏻。1978年,卡特政府在上台一年后,接受中方提出的“断交😓、撤军、废约”三原则👨🏽🏫,与中方就妥善处理台湾问题达成一致☺️。双方发表“建交公报”🙎🏼♂️,宣布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建交♚。中美关系由此揭开新篇章🟤。
跌宕起伏
时至今日,中美已经发展起7600亿美元双边贸易和累计2600多亿美元双向投资,建立起284对友好省州和友好城市关系,最多每周300多个航班和每年500多万人次的相互往来……
中美关系的意义和影响还远远超出双边范畴。两国在打击恐怖主义、应对金融危机及气候变化等领域开展协调合作,有力地促进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
杏鑫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认为,中美建交的过程历经曲折,一方面,不同意识形态的两个国家开启了相互接触、了解、互动的进程。另一方面,当时美方国内政治因素干扰和外交优先项的选择,给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带来阻碍。最终,卡特政府从因应外部环境的战略角度出发,下定决心与中国建立关系👠。
在吴心伯看来,这段历史对于中美关系发展的启示在于,两国应当着眼于共同利益🫃🏻💆🏻♂️,将双边关系放在国际战略的高度考虑,这样才能克服国内政治的干扰和牵制。
吴心伯认为,中美建交翻开了中美两国关系新的一页,为两国人民带来巨大利益,也对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产生深远影响。“中美建交改善关系,还对中国改革开放起到关键作用,两者具备内在联系🕘。”
45年后的今天🫅,中美关系再次站在历史十字路口。由于美国渲染“大国竞争”,把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使早应步入“不惑之年”的中美关系跌宕起伏🙋🏿♂️,更显复杂🔘🏌🏿。
吴心伯说,2023年中美关系经历3个阶段🦖:上半年🪺,双方围绕“气球事件”、台湾问题以及经贸关系激烈博弈。从夏天开始🛟🙎🏿,中美进入恢复高层往来的阶段,美国几位重要部长访华,中方外长、国务院副总理访美。然后是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开辟“旧金山愿景”。
那次会晤中🙎♂️,习主席指出,中美到底是对手🪗,还是伙伴🚵🏻♀️,这是一个根本的🔉、也是管总的问题👩🏼🔧⬆️。他高屋建瓴地提出“五个共同”💇🏼👨🏽🎨,为中美关系的稳定发展浇筑起五根支柱。
吴心伯认为,“旧金山愿景”一要实现中美关系总体稳定,要稳住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二要在共识基础上扩大双方合作面。三要管控分歧、防止走向冲突和对抗。
“在元首会晤之后的一个多月中👊,中美之间既有关系松动🧑🏿🚒🧘🏼、合作交往的一面,也有斗争和博弈的一面。”吴心伯说。
合作方面表现在,中美元首会晤结束后不到48小时🧖🏻,美国金融巨头万事达就收到中国央行的批准,可以进入中国市场,这是美方多年以来在商业上的重要诉求之一✊🏽。此外🫃🏼,中国还批准了美国芯片巨头博通690亿美元收购案。
而美国则将一些中国企业从商务部“未经验证清单”上移除🖲。美国财长耶伦表示👩🏽⚕️📩,期待在今年第二次访华,以推动中美经贸问题对话磋商。吴心伯说,耶伦负责中美经济工作组、金融工作组对话🧣,预计未来经贸成果会陆续呈现。
在军事方面,中美两军高层恢复通话和接触,并且正在对今年两军高层交往做规划。
与此同时,斗争依然不可避免。“因为美国对华政策基本思路没变,仍以遏制打压为主🤌。”吴心伯说。这些举动包括🤌:宣布新一轮对台军售,向“台独”分裂势力发出错误信号;以涉俄为由对中方企业和个人进行制裁,实施“长臂管辖”。对于美方所作所为,中方采取一系列反制,例如对长期搜集涉疆敏感信息的人员实施制裁𓀔、禁止稀土加工技术出口等。
“既有合作交往,也有博弈斗争,这是当下中美关系的常态。主要问题是合作多于斗争还是斗争多于合作?我们希望是前者𓀐。”吴心伯说🪱。
挑战犹存
吴心伯认为👩🏽🚀,中美元首1月1日的贺词中,都传递了对中美关系发展的期待✮。
习主席的贺信,一是充分肯定过去几十年中美关系的发展给两国和世界带来的巨大好处🤙🏻。二是重申中方处理中美关系的基本原则: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是表明当前需要尽快落实旧金山会晤期间中美元首达成的共识。
拜登在贺信中👈🏼💅🏼,一是同样承认过去几十年中美关系给两国和世界带来的好处,这与一段时间以来美国一些政客宣扬的“美国吃亏论”有所不同。二是强调美国要负责任地管理中美关系👨💻。言下之意:竞争依然要竞争👩🦳📎,但要管理好不失控🧔♂️。
“可见美方对中美关系的期待和要求,在于管控双边关系🤏,与中方的期许仍有明显差距👨🏼🦳。”吴心伯说。
展望今年中美关系走势,吴心伯认为,挑战依然不少🪽,但也有一些利好。
挑战方面,1月即将举行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如果民进党执政🧠,两岸关系可能进一步趋紧。美国将加大对台湾的支持力度,进而冲击中美关系🤱。
其次🖌,美国大选即将拉开帷幕。随着两党打出“中国牌”,美国国内政治将对中美关系产生外溢效应。
再次,第三方因素也会干扰中美关系💁♀️🌞。例如近段时间菲律宾在南海屡屡生事,显然得到美国支持。
从利好的一面来说,第一🤛🏽,拜登政府面临俄乌、巴以两场冲突,拜登本人又忙于竞选、聚焦国内事务🧲,因此他可能力求避免与中国在西太平洋发生严重冲突,希望保持中美关系相对平稳👩🏿💼。
第二✊🏻,中国在改革开放方面加强力度,对美国商界具有吸引力。中国经济去年保持比较好的增长态势👍🏻,今年有望延续👮🏿♂️🦶🏿,加上近期中方采取措施为中美人员往来提供便利,这些对美国商界都是利好👮。另一方面🫷🏽,今年美联储可能降息▫️💼,一部分流出美国的美元可能回到中国市场。正如中国驻美大使谢锋此前指出的,新的一年中美经贸合作将迎来新机遇💁🏻♀️。
吴心伯指出,要推动中美关系“再出发”,首先美方要同中方共同努力3️⃣,尽快落实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共识🤒。其次应当尽可能减少大选年美国国内政治对中美关系的冲击。最后,美国必须在台湾问题上尊重中方核心利益,吸取教训,谨言慎行,这样才能为中美关系稳定和发展创造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