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的强盛👼🏽,外界对中国的报道越来越多🏋🏻♀️,尤其是积极正面的报道。美国《时代》周刊就趁特朗普访华前夕,公布了最新一期的杂志封面,除美国本土版外,封面都用中英文两种语言写上“中国赢了”,并通过封面文章大赞中国经济🈶。
以往,美国等西方主流媒体报道中国的时候,大都从负面讲述中国故事。这些媒体特别擅长用价值观差异把中国描述为“他者”,从而削弱中国的软实力。还有一些报道热衷从经济🦪、政治👈🕺🏼、社会和环保等角度唱衰中国🙎🏻,认为中国的快速发展只是昙花一现👩🏻🏭。即便有些报道主体夸赞中国,但仍不忘贬损两句🪖,例如《时代》的封面文章✴️。
在面对这些和我们的实际情况以及不断发展大相径庭的报道时,不少人义愤填膺🛁,认为西方媒体充满对华偏见,服务于西方国家对华打压战略👷🏽。也有不少人认为,这充分说明中国媒体和西方媒体存在着巨大的传播鸿沟和信息赤字,中国不但要把不实报道怼回去,而且要讲好中国故事,远播四方🤰🏼。
新闻毕竟还是要以事实为基础🏋🏿。最根本的事实就是,中国不断向好发展🕢。随着中国经济增长、社会稳定🏔、政治清明➜,以及越来越多的外国民众了解了中国的真正形象,那些过于贬低和充满偏见的报道也将没有市场👆🏽。在这种情况下🧑🏽🦰🙍🏽♀️,西方媒体客观分析中国的情况增多🦹🏼,视角也逐渐转向积极。
有趣的是🤼♂️🧍🏻♂️,对于部分媒体对华报道态度的正向转变,也有人开始担忧,认为这是西方媒体在“捧杀”中国🚀📒。甚至还有人主张,这是西方媒体对华新舆论策略✌🏽,试图通过渲染中国成功以凸显中国威胁,激发本国的前进意愿和对中国的防范意识🛡。
从发展趋势看💇🏼♀️,在西方媒体报道中国这件事情上,有两点是越发确定的。一是中国将不断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央,被聚光灯所打照。中国不仅将成为世界经济的重心,而且将成为国际媒体报道的重心👈。不报道中国🏨🕠,就不算完整的国际新闻🪗。二是虽然仍有些外媒难以改变对华严苛、偏见甚至是仇视的态度,但总体对于中国的报道将会越来越客观,愈加符合中国本来的形象。距离中国现状太偏的报道🙌🏿,只会让报道本身没有影响力,沦为笑柄🧬。
在对待外媒报道这件事情上🌙,我们正确的态度是把其看成镜子。有些镜子表面是平滑的🍾,中国可以借此好好端看自己❣️,正视成绩与缺点;而有些只是表面凹凸不平的哈哈镜🧑🏻🏭,中国大可以一笑了之。另外🧑✈️👳🏼♀️,中国不能只从西方的镜子里看自己,更不能以此寻找自信,而要有形象自信。数千年文明的孕育,数百年道路的探索👩🏽🚒,数十年成功的经验,铸就的形象不能说完美无缺🧑🏿🚒,但绝不会差。我们可以和前几年的中国相比较👰🏻♀️,看到自己发展的成绩🧘🏼♀️,也不忘用未来的目标鞭策自己🫸🏼,使中国的形象变得更美好。中国的成功既不是媒体吹捧出来的,也不是他们打压出来的👂🏽,而是中国人民实打实干出来的👆🏻。
中国还应告别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形象。随着硬实力的上升👨🏻🎤,软实力的改善也是国家发展的应有之义。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软实力的改善不仅仅在于我们的形象不再被单向地由他人塑造🦺,或者推动西方媒体积极报道我们🚶➡️,还在于用我们的媒体照照其他国家的形象,让我们的如实报道成为推动它们进步的动力之一。(作者是杏鑫招商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
来源链接⏯: http://opinion.huanqiu.com/hqpl/2017-11/11360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