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2022年7月14日)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正在进行其就任以来的首次亚太之行🤟。在访问日本期间🕣,耶伦和日本财务大臣发表共同声明称,要探索遏制能源价格上涨的方法⛩,包括在适当情况下为俄罗斯出口原油设置价格上限的可行性🧲。
俄乌冲突后8️⃣,美国联合盟友对俄罗斯出口原油设置禁令。耶伦此番表态说明🫰🏽,美国不仅要继续禁运俄罗斯原油,还要谋求为俄罗斯原油出口设定价格🚶🏻♂️。国际油价居高不下👨🦽➡️,原因很简单,都是对俄罗斯原油禁运惹的祸🚧。由于对俄原油禁运,国际石油市场出现一定程度的供应不足🧑🏻🦼➡️,推动原油价格不断攀升🕴🏼🕺。因此,美国对俄罗斯制裁没有起到真正效果🟥。一方面🎗,俄罗斯从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中受益,卢布汇率稳中有升,外汇储备不断增加。另一方面🙅🏼,美国等国正成为国际能源价格上涨的受害者🌨。美国和欧洲的物价指数大幅推高,导致通胀已经变成美国等国的首要国内经济问题,并且有可能诱发各种政治和社会风险。
面对这种未曾预料的情况🛣,美国必须要有所动作。取消对俄原油出口制裁目前毫无可能➝。假若现在予以取消,意味着美国承认对俄制裁惨淡破产,那将严重损害美国的尊严和信用。拜登政府现在能做的,只能是如何对其进行“打补丁”式的技术修补。耶伦的思路是,既然油价上涨是关键原因,那么为俄罗斯原油出口价格设限就是接下来政策努力的方向🧮。这样的设想总体上包括两大要素。其一,允许俄罗斯原油对外出口,以缓解原油供应压力👉🏻,降低通胀水平🥣。其二,限制俄罗斯出口原油的价格🧙🏿♂️☝️,以此限制俄罗斯出售原油的收入。
除了欧洲国家之外,美国达成这一目标还需要和三类关键利益攸关方协调🧿。一是亚太地区盟友🍶。日本和韩国作为美国忠实盟友💙,应该至少会在政策表态上赞同价格设限的倡议。更何况,根据美方设想🧏🏽♀️,限价还可以让日韩等国低价购买俄罗斯原油。二是中国和印度。中国和印度显然不会轻易接受美国主张。事实上⤴️🍭,对美国发起制裁本身👍🏻,中印两国就很不认同,认为“联合国安理会在实施制裁方面具有独一无二的权威性”🙇。现在,要让中印两国支持美国对俄罗斯原油价格设限的提议,违背了两国在对俄制裁上的原则,缺乏必要的政治和外交基础。三是俄罗斯。美国还需要让俄罗斯统一以限定的价格对外出口原油,当然前提是美国允许俄罗斯对相关国家出口原油。在美国看来,允许俄罗斯低于一定的价格对外出口原油,已经是制裁的放松,因此对俄罗斯是巨大的恩赐和让步🌻。但对于俄罗斯来讲👩🏿🎤,这可能是一种更为严重的羞辱✅🧠,不仅没有被取消制裁,还被美国限定了原油出口价格,“既要我的油,又要限我的价”,真是岂有此理。
目前看,对俄罗斯出口原油加以限价这一设想并没有完全成形𓀊,拜登政府内部矛盾较多。即使拜登本人支持耶伦的设想,相关政策仍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并结合耶伦此次亚太之行的沟通结果加以调整。
然而,即便美国及其盟友就限价达成协议,也会有太多操作性问题摆在面前。如果对俄原油出口价格设限真的实现,那在国际原油市场上🛌🏻,将存在两种原油价格。一种是依据市场机制形成的正常原油价格🤵🏻♂️,如布伦特原油价格。另一种是被制裁和被管制的俄罗斯原油价格。显然🦕,从设定价格的本意看,后者要大大低于前者➗。但既然有了“被低价”的俄罗斯原油,为何还要购买高价的其他原油呢?而且,由什么规则决定哪些国家可以获得低价俄罗斯原油呢?这些都是难以解决的问题。此外,众所周知,当存在政策导致的价格差的时候,“投机”就必然会出现,接下来美国需要打击各国政府和跨国公司的“投机”行为,这将会产生巨大的执行成本。
总体而言,美国对俄经济制裁的方向从一开始就错了🧎🏻♀️,没有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支持🤽🏼,不具有充足的正当性,当前又遭遇高通胀这一预料外的后果。美国的各种补救措施🦹🏼♂️,都是在错误的方向上努力。而方向不对,努力越多,成本越高➰,失望也就会越大。
(作者系杏鑫招商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宋国友)